沖刺中國自研CPU第一股!20年前這家公司CEO拿著100萬死磕:做不出來,提頭來見
“自主、國產(chǎn),是條走得通的路?!?/p>
金磊 楊凈 發(fā)自 凹非寺
量子位 報道 | 公眾號 QbitAI
“我們一定要有自己的CPU?!?/p>
“做不出來,提頭來見。”
……
于是,就有這么一幫人,揣著100萬元,決定在自研CPU道路上死磕到底:
自主研發(fā)的第一款32位通用CPU,便打破了英特爾等廠商在國內(nèi)的壟斷局面。
而這一磕,便是20年。
現(xiàn)如今,他們終于帶上了自己的“戰(zhàn)果”成功登陸科創(chuàng)板——龍芯中科,沖刺國產(chǎn)自研CPU第一股。
國產(chǎn)自研CPU第一股
龍芯中科,這些年表現(xiàn)究竟如何?
2018年到2020年,近三年營收分別為1.9 億元、4.9 億元、10.8 億元,復合增長率達到了136.66%。
可以看到的是,2018年還不到2億的營收,到2020年提高到了10億元,直接翻了5倍多。
這三年中凈利潤分別為775 萬元、1.9億元、7224萬元,也都有大幅的增長。
目前,龍芯中科主營業(yè)務為處理器及配套芯片的研制、銷售及服務。
其中自研芯片所帶來的營收很強勢,甚至在2020年接近了90%,這當中信息化類芯片就占到了73.12%。
目前,龍芯中科研制的芯片,主要包括龍芯1號、龍芯2號、龍芯3號三大系列處理器芯片及橋片等配套芯片。
龍芯1號與龍芯2號,主要面向工業(yè)控制類應用。
比如龍芯1號,就作為低功耗、低成本專用處理器,面向嵌入式專門應用領(lǐng)域,比如物聯(lián)終端、儀器設備、數(shù)據(jù)采集等。
龍芯3號系列,則作為通用處理器,應用場景面向桌面、服務器、超算等信息化領(lǐng)域。
一位網(wǎng)友用龍芯電腦看4K視頻,幾乎就沒有什么卡頓和延遲、畫面很流暢~
可以看到,龍芯3號系列營收近三年里逐年提升,甚至在2020年直接占比達73.12%。
也正是在這一年,公司芯片產(chǎn)銷率達到了99%,年產(chǎn)約200萬顆。
與此同時,公司在芯片上的研發(fā)投入上,也絲毫不懈怠。
2020年,就砸了2億元放在了研發(fā)投入上,比前兩年高出了近三倍。
而此次上市募集資金,也是主要用于研發(fā)先進制程芯片和GPU。
提到龍芯中科,大家想的一定就是自研,這也成為了公司招股書的關(guān)鍵詞。
但除自研之外,龍芯中科還在堅持生態(tài)體系建設。
當前全球IT領(lǐng)域,英特爾與微軟形成了Wintel生態(tài)體系,ARM公司與谷歌(Alphabet)形成了AA生態(tài)體系。
除了硬件,龍芯還打造了專為硬件配套的軟件系統(tǒng),進而形成了自有的生態(tài)體系。
目前,公司擁有面向桌面與服務器應用的Loongnix及面向終端與控制類應用的 LoongOS 兩大基礎版操作系統(tǒng)。
……
成績?nèi)绱?,龍芯中科又是如何一步步走過來的呢?
磕了20年CPU
從上世紀90年代末開始,中國涌現(xiàn)了一批通用計算機生產(chǎn)公司。
但最為核心、關(guān)鍵的CPU芯片,幾乎是全部依賴進口。
造,不如買。
這可以說是當時非常客觀的情況:英特爾CPU+微軟操作系統(tǒng),好用。
但不自主,就意味著存在一定安全風險。
以高性能計算機為例子。
當時從美國進口之后,需要建一個玻璃房子在里面使用,而對方還會派人盯著……
這種被“卡脖子”的感覺,讓當時許多科研人員覺得屈辱。
胡偉武(龍芯中科CEO),也是其中之一。
但由于他在大學畢業(yè)時,偶然機會做過一個8086 CPU。
于是,一個沖動的想法便在胡偉武腦中浮現(xiàn)——做個CPU 試試?
而且當時他還給自己留下了一句非常狠的“軍令狀”:
只要達到一定條件,我要做不出來,提頭來見。
這條國內(nèi)從未有人走過的生僻小徑,便成為了胡偉武的不二選擇。
就這樣,2001年,在胡偉武等人的牽頭下,中科院成立了龍芯課題組。
這幫人幾乎都是住在實驗室,胡偉武甚至有過一周沒回家的經(jīng)歷,而且不止一次:
衣服都是黏在身上的,走路都費勁。
就這樣到了8月19日,在中科院計算所北樓309房間,一幫人面對一塊電腦屏幕上顯示的“l(fā)ogin:”提示符,一篇歡呼、雀躍不已。
因為這正是他們設計的Godson(龍芯)CPU,成功地把Linux操
作系統(tǒng)boot了起來。
時隔僅一個月,一個用他們自己設計CPU的完整計算機系統(tǒng),也已經(jīng)浮出水面。
還是可以運行完整Linux操作系統(tǒng)的那種。
但講到這里,還真得穿插進一個人物,李國杰院士。
用胡偉武的話來說就是:
我們做CPU設計緣起于所長李國杰院士的直接推動。
很多人覺得計算所沒有能力做CPU,李老師便把設計CPU直接作為一個所內(nèi)的項目先做起來。
第一次讓我體驗到不用立項申請,而直接開始做一個課題。
而面對剛剛?cè)〉贸晒?,李國杰說:“這只是階段性成果,還有3分之2的工作還在后面?!?/p>
于是,這幫人繼續(xù)著CPU的研發(fā)。
終于,到了2002年8月10日,我國首枚擁有自主知識產(chǎn)權(quán)的通用高性能微處理芯片、32位通用CPU龍芯1號誕生了!
胡偉武等人激動地跑到天安門看升旗,而這也成為了他們?nèi)蘸笕〉幂^大成果后的習慣。
正所謂萬事開頭難,“龍芯1號”的成功研發(fā),算是給了胡偉武他們強勁的動力。
秉著這股勁,分別于2005年、2009年,發(fā)布了龍芯2號和龍芯3號。
不難看出,正如剛才所說,它們之間的迭代發(fā)展,可以說是跨越式了。
但即便如此,還是有一件事情久久懸掛在胡偉武的心頭——市場化:
如果沒有人用就會走入以前“鑒定會就是追悼會”的怪圈。
甚至在這期間,不少國外芯片壟斷找到胡偉武,希望能用他們的技術(shù),不用自己做。
說白了目的非常明顯,就是“繳槍不殺”。
胡偉武也很坦白地說:
當時他們把三流的東西給我們,都比我們一流的產(chǎn)品強。
但“一定要做下去”,成了他當時所執(zhí)著的一個信念。
于是,到了2010年,由中科院和北京市政府共同牽頭出資,龍芯中科技術(shù)有限公司正式成立,從學院派走向了市場化。
而在這條道路上,“自主”、“國產(chǎn)”,仍舊是胡偉武團隊所堅定不移的路線。
例如在芯片架構(gòu)方面,龍芯中科在今年還發(fā)布了龍芯LoongArch,打破以往依賴MIPS架構(gòu)的局面。
現(xiàn)如今,最新的3A5000處理器通用處理性能,據(jù)稱也是已經(jīng)逼近市場主流水平;而與龍芯CPU配套的軟件生態(tài),也已經(jīng)初步形成。
“龍芯在指責聲中長大”
但即便如此,胡偉武也坦言:龍芯是在指責聲中長大的。
尤其是在剛成立時候,也就是2001年2005年期間,只要在網(wǎng)絡上搜索龍芯,就會出現(xiàn)“龍芯打假”這類關(guān)鍵詞。
“是不是在騙錢?”、“究竟是不是自己做的?”……龍芯中科20年來一直伴隨著這樣的質(zhì)疑聲。
甚至就在前段時間,龍芯中科還與芯聯(lián)芯卷入了芯片之爭,。
原因是龍芯表示自己發(fā)布自主指令系統(tǒng)“LoongArch”,已經(jīng)徹底的拋棄了MIPS指令集。
而負責MIPS其在中國的所有授權(quán)合約的芯聯(lián)心則認為,這侵害了他們的合法權(quán)益,表示將啟動法律仲裁程序。
龍芯中科也表示芯聯(lián)芯在網(wǎng)上發(fā)布很多不實消息,侵害了龍芯中科的合法權(quán)益,并已經(jīng)采取法律行動。
最終結(jié)果,尚不得而知。
正是在這樣的質(zhì)疑聲下,龍芯中科一直在不斷堅持,用實踐去印證一個道理。
那就是胡偉武的那句話。
自主、國產(chǎn),是條走得通的路。
參考鏈接:
[1]招股說明書:http://static.sse.com.cn/stock/information/c/202106/be44bdcd88954fb4a1af364112d0f59e.pdf
[2]我們的CPU:http://blog.sina.com.cn/s/blog_544d0c1a010005gu.html
[3]龍芯之父胡偉武: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554y1H73H?from=search&seid=11190458585148663304
- 商湯林達華萬字長文回答AGI:4層破壁,3大挑戰(zhàn)2025-08-12
- 商湯多模態(tài)大模型賦能鐵路勘察設計,讓70年經(jīng)驗“活”起來2025-08-13
- 以“具身智能基座”為核,睿爾曼攜全產(chǎn)品矩陣及新品亮相2025 WRC2025-08-11
- 哇塞,今天北京被機器人人人人人塞滿了!2025-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