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偉達顯卡就是一坨*”!博主6000字檄文怒批:燒接口、缺單元、驅動變磚還威脅媒體
“質量不過關,價格卻不菲”
克雷西 發(fā)自 凹非寺
量子位 | 公眾號 QbitAI
英偉達頻頻翻車,引發(fā)眾怒了。
有博主發(fā)布檄文控訴,列舉了英偉達顯卡質量缺陷、搶購困難等N條“罪狀”。
而且這名博主用的言辭也毫不客氣,直言英偉達就是一坨*。

這篇近6000字的博文當中,博主Sebin把英偉達從產品到銷售策略一整個批判了一番,具體指控包括但不限于:
-
產品質量不過關,出現(xiàn)燒接口、缺少ROPs單元等故障; -
銷售策略不合理,存在庫存不足、捆綁銷售、黃牛囤貨等詬??; -
護城河將技術鎖死,破壞向下兼容性; -
壟斷市場,操控媒體及評測機構。
一石激起千層浪,博主的這篇文章在Hacker News上也引發(fā)了大量討論。

有網友直言,高端GPU已經逐漸成為了奢侈品。

但也有人認為,老黃憑借GPU和軟硬件技術抓住了每一個市場機遇,接下來也是如此,并且英偉達將會長期領先。

那么,博主的這篇檄文,具體都說了些什么呢?
注:本文中觀點僅為原博主和評論發(fā)布者所有。
故障頻現(xiàn),產品質量堪憂
以今年新發(fā)布的50系顯卡為例,最知名的故障之一便是5090的燒接口事件。
而且這個故障也不是50系開始才有的,在4090當中就已經出現(xiàn)過。
更加抓馬的是,在50系顯卡發(fā)售之前,英偉達曾承諾過,燒接口的問題已經完全解決。
但很快就有Reddit網友發(fā)帖表示,自己在用5090創(chuàng)始人版打游戲時聞到一股糊味,一看竟然是顯卡接口燒了。
并且這位博主使用的,正是和當時4090同款的12VHPWR接口。

無獨有偶,另一名YouTuber也遇到了相同的接口燒毀問題。

第二起比較著名的翻車事件,是缺少ROPs(光柵化處理單元),涉及5090、5090D、5070 Ti等型號。
著名硬件社區(qū)兼GPU-Z開發(fā)者TechPowerUp在測卡的時候發(fā)現(xiàn),ZOTAC的5090 Solid性能和創(chuàng)始人版本相比差了一大截。
他們排查了時鐘、冷卻、電源等種種原因,但總之沒意識到是ROP缺失,也就沒能找出性能下降的原因,直到看到了論壇里的帖子。
一名叫Wuxi-gamer的用戶發(fā)帖說,自己在用GPU-Z檢測自己的卡時發(fā)現(xiàn),本來應該是176個的ROP,實際只有168,一下子少了8個,也就是4.54%。
并且他試過重裝驅動、重裝操作系統(tǒng),以及切換VBIOS,結果都無濟于事。

看到帖子后,TechPowerUp這邊立刻檢查了自己的卡,結果一看果然也缺了8個ROP。

TechPowerUp進一步測試結果表明,ROPs的缺失也對游戲造成了實際影響,具體取決于對ROPs的依賴程度。
例如在老頭環(huán)(4K UHD,未開啟DLSS)中,缺少ROP的ZOTAC卡比創(chuàng)始人版本慢5.6%,比華碩ROG版慢了8.4%。
而如果按照Sebin的說法,這種缺陷直接讓5070 Ti回退到了4070 Ti Super的水平。
并且后來陸陸續(xù)續(xù)的新發(fā)現(xiàn)表明,這些情況并非是ZOTAC的問題,因為MSI、技嘉、Palit和Inno3D的5090都出現(xiàn)了同樣的問題,另一方面也有人報告自己的ZOTAC卡是正常的。
也就是說,問題就出在英偉達自身。
除了硬件本身,英偉達顯卡的驅動程序也同樣存在問題。
50系發(fā)售初期,有大量用戶發(fā)現(xiàn)更新驅動后顯卡直接“變磚”,雖然亮燈但系統(tǒng)中檢測不到,BIOS里也無法識別,5090/90D/80都有涉及,而且不同供應商版本都出現(xiàn)了這類問題。
之前40和30系也出現(xiàn)過類似問題,不過把驅動降級一下就好了,但彼時剛剛發(fā)布的50系根本沒有可以降級到的版本。

到5070Ti發(fā)售、新的驅動隨之發(fā)布時,問題依然沒有得到解決,甚至NV論壇上關于“變磚”問題的吐槽越來越多。
當時英偉達的回應承認了問題存在,但表示無法給出具體修復方案和時間表。
但即便問題多如牛毛,英偉達顯卡依舊是搶手的香餑餑,其銷售策略也成為了讓博主不滿的另一大原因。
庫存不足還有黃牛,N卡售價高企
博主援引英偉達零售商的說法稱,他們在發(fā)售時擁有的庫存量非常少,5090的數(shù)量只有個位數(shù)。

本來就稀少的庫存,再被黃牛機器人來一波抄底,導致人們還沒來得及購買就搶購一空。
這還引發(fā)了關于英偉達故意保持低庫存,營造緊張的供需關系以抬高價格的傳聞。
當然,有網友認為這并非事實,因為廠商和消費者一樣痛恨黃牛。

但反映到二級市場上,果真出現(xiàn)了顯卡價格遠遠高于制造商建議零售價的情況。
例如在美國知名電商NewEgg上,建議零售價1999美元的華碩版5090賣到了3359.99美元,而且還沒貨,有貨的第三方賣家最低要價5100美元(約3.6萬人民幣),比建議售價足足翻了2.5倍多。

博主還發(fā)現(xiàn),即便是40系列也仍然定價過高,例如中端的4070起價是800美元,比廠商建議零售價599美元多出三分之一,而同樣的價錢在隔壁AMD可以買到同一代中排名第二的7900 XT。
除了高價售賣之外,還有些零售商把將顯卡與其他庫存(電源、顯示器、鍵盤和鼠標等)商品捆綁銷售,進一步抬高價格,并清倉處理倉庫中人們原本不會購買的商品。
在博主看來,英偉達對這種現(xiàn)象坐視不管,因為其數(shù)據(jù)中心帶來的收入占比已經接近八成,相比之下消費級顯卡占比已經降到了17%,導致個人用戶英偉達根本看不進眼里。

盡管在博主看來英偉達顯卡“低質高價”,卻不影響其在消費級顯卡領域的霸主地位。
對英偉達充滿了不滿的博主也坦然承認這一現(xiàn)實,認為這背后靠的就是英偉達的技術護城河。
多年來,英偉達已向市場推出了一系列僅適用于其硬件的專有技術,例如DLSS、CUDA、NVENC和G-Sync等等,這些技術與英偉達硬件的緊密結合確保了兼容性和性能。
施壓評測博主,企圖操控輿論
除了對產品和銷售的不滿之外,博主還表示,在消費級顯卡中的壟斷地位,也讓英偉達開始威脅媒體和評測機構并操控輿論。
博主列舉了2020年12月的Hardware Unboxed事件作為證明。
當時,英偉達高級公關經理Bryan Del Rizzo曾發(fā)郵件給Hardware Unboxed,表示其評測“未能達到預期”,因為他們只關注光柵化性能,而“大大折扣”了英偉達提供的其他技術(如DLSS、Reflex等)。
該郵件明確指出,英偉達的Founders Edition顯卡和其他產品將優(yōu)先分配給那些“認識到游戲格局變化和對玩家重要功能”的媒體,并表示如果Hardware Unboxed的“編輯方向改變”,未來可以重新考慮合作。
這導致Hardware Unboxed一度被禁止接收英偉達的Founders Edition評測樣品。

今年,英偉達又故技重施,嘗試對Gamers Nexus施加壓力,要求他們在評測中加入Multi-Frame Generation(多幀生成)指標,否則將限制他們采訪英偉達工程師和制作特別節(jié)目的權限。
Gamers Nexus主編Steve Burke表示,英偉達的這種做法玷污了過去和現(xiàn)在所有英偉達顯卡評測的合法性,營造了一種不信任的氛圍。

當時適逢50系“甜品卡”5060的發(fā)布,而在5060上,英偉達又展示了一手騷操作。
在5060發(fā)布時,英偉達沒有向評測人員提供必要的驅動程序,而是讓顯卡和驅動程序同時發(fā)布,而當時大部分評測人員都在臺北電腦展。
只有英偉達精心挑選的媒體才獲得了關于該卡的“預覽”信息,但沒有任何獨立的評測。
博主認為這可能是為了避免暴露8GB顯存不足的問題,因為這樣的顯存容量會使這款“甜品卡”的壽命非常短,很快就不能滿足需求。
One More Thing
列舉完英偉達的種種罪狀之后,作者直言“英偉達贏了,我們都輸了”。
超過90%的PC市場都在使用英偉達的技術,他們(英偉達)無疑是GPU競賽的贏家,而輸家則是我們每一個人。

而且Hacker News上用的標題也是這句,而不是博主的原標題《NVIDIA is full of sh*t》,這讓網友懷疑HN是不是也受到了脅迫。

那么,你還愿意為老黃的顯卡買單嗎?
參考鏈接:
[1]https://blog.sebin-nyshkim.net/posts/nvidia-is-full-of-shit/
[2]https://news.ycombinator.com/item?id=44468175
- GPT-5 Pro獨立做數(shù)學研究!讀論文后給出更精確邊界,OpenAI總裁:這是生命跡象2025-08-21
- 黃仁勛子女成長路徑曝光:一個學烘焙一個開酒吧,從基層做到英偉達高管2025-08-12
- 讓64張卡像一張卡!浪潮信息發(fā)布新一代AI超節(jié)點,支持四大國產開源模型同時運行2025-08-11
- 快來看看GPT-5第一波實測2025-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