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機器人開始卷家務了,深圳創(chuàng)業(yè)果然務實
預計今年內(nèi)完成商業(yè)化
克雷西 發(fā)自 凹非寺
量子位 | 公眾號 QbitAI
注意看,這個機器人迅速地將三層紅酒杯下面的布抽了出來。
動作敏捷干脆,紅酒杯沒有絲毫的晃動。
它就是來自星塵智能的全新國產(chǎn)AI機器人Astribot S1(簡稱S1)。
它不僅可以華麗炫技,完成抽出桌布這樣的高難度動作,也擁有許多實用技能。
無需遙操作,就能完成熨衣服、疊衣服等家務勞動,動作敏捷得和一個成年人如出一轍。

那么,下面就來看看,這個機器人到底都能干些啥。
能大力出奇跡,也能慢工出細活
首先值得一提的是,常見的機器人視頻大部分是多倍速的,而S1的DEMO基本上都是原速,甚至敢于慢放、不怕挑刺。

而且接下來所有的家務勞動,都沒有遙操作,完全靠機器人自主完成。
它出得廳堂,修凳子、澆花、接電源,這些動作都能輕松完成,雙手配合得十分默契。

復雜一些的電器,比如吸塵器,用起來也是得心應手,幾下就把桌上的紙屑清理得干干凈凈。
甚至還學會了投擲,在遠處就能把紙飛機這樣輕的物體精準“空投”入桶。
而且它也下得廚房,塑料瓶玻璃瓶都能輕松打開,也不會讓瓶子里的液體灑落。

削黃瓜皮這種細致活,也是做到了既干凈又不浪費,而且還學會了炒菜顛鍋。

更為智能的是,它還可以識別眼前的物體,然后在對話指導之下設計子目標,完成物品分類的任務。

以上這些場景都是我們生活中可能會遇到的,所以S1的這些技能絕非花拳繡腿,而是實用的家務助手。
當然除了這些勞動,S1的模仿能力也是很強的,比如跟著人類跳舞的視頻,它也有模有樣地跳了起來。
當機器人跳起海草舞,在魔性之余,連貫細膩的動作卻說得上絲毫沒有機械感。

更絕的是,像寫書法這種對手部細膩度和穩(wěn)定性要求極高的活動,也被它給學會了。
騰訊RobticsX一號員工創(chuàng)業(yè)
那么,在S1這一系列精彩表現(xiàn)的背后,都運用了什么樣的技術?它背后的星塵智能,又是怎樣的一家公司呢?
研發(fā)團隊介紹,讓S1具有豐富技能的一大關鍵因素,在于“軟硬件協(xié)同”,既要有智慧的“大腦”,也要有敏捷靈活的“身體”。
軟件上,它背后的系統(tǒng)支持視頻、動捕及遙操作等多種數(shù)據(jù)收集手段,可使用強化學習、模仿學習和多模態(tài)大模型等完成學習和訓練。
而且軟件的升級也會帶動機器人的進步,不斷提升智能化和多任務泛化能力。
硬件上,團隊設計了自研的高性能電機傳動系統(tǒng),并經(jīng)過多次迭代,最終集成了控制、傳感、傳動與驅(qū)動等多個復雜系統(tǒng),為S1機器人提供了敏捷、靈活、絲滑的動態(tài)操作能力,以及接近工業(yè)機器人的速度和精度。
此外,它的頭、手、軀干均采用了模塊化設計,可按不同需求靈活組裝或拆卸,進一步提升了任務適應性。
它的最高速度達到了10m/s(36km/h),單臂負載達到了10公斤,擁有七個自由度,而且重復定位誤差只有30微米,一系列指標都超越了普通的成年男性。
同時,團隊使用了“以力為中心”的創(chuàng)新設計方法,保障了機器人的安全性,能精準控制與人體、物體和環(huán)境的交互力度,在運動中不傷人、不傷物、不傷自己。
目前,S1機器人已接入大模型測試,并預計在今年年內(nèi)完成商業(yè)化。
而S1的研發(fā)公司星塵智能,于2022年底在深圳成立,這次發(fā)布的S1,是團隊耗時一年研發(fā)出的成果。

公司創(chuàng)始人兼CEO來杰,擁有16年的機器人研發(fā)經(jīng)驗。
他曾任騰訊RobticsX一號員工、百度“小度機器人”團隊負責人;騰訊的輪腿式機器人Ollie,以及多款新型機器人,都由他主導研發(fā)。
來杰本科在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就讀,后在五邑大學攻讀智能系統(tǒng)碩士學位,畢業(yè)后首先來到了香港理工大學擔任助理研究員。
2014年,走出學術界的來杰開始了他在百度的四年研發(fā)生涯,并于2018年轉(zhuǎn)入剛成立的騰訊RoboticsX實驗室,直到出走創(chuàng)業(yè)。
除了來杰之外,公司團隊其他成員的背景也包括騰訊、谷歌、優(yōu)必選、百度和華為等前沿科技公司,在技術和商業(yè)領域都擁有豐富的經(jīng)驗。
而談及未來的目標,來杰的回答是,讓機器人無限接近人類的水平。
我們的目標是讓數(shù)十億人擁有AI機器人助理,能像人一樣學習、思考和勞動,會使用人的工具和設備、幫人完成枯燥、困難或危險的任務,甚至能適應環(huán)境和變化,從而真正照顧家庭老幼。
這樣的世界將需要數(shù)百萬、甚至數(shù)十億個機器人。
我們希望機器人的能力能從55%、85%成長到99.99%,無限接近人類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