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鐵大”機器人大秀架子鼓,網(wǎng)友:有節(jié)奏沒靈魂
還有更“損”的評價
豐色 發(fā)自 凹非寺
量子位 | 公眾號 QbitAI
家人們,小米“鐵大”機器人整花活了。
還有更“損”的評價一段架子鼓給大家獻上:
瞧給它忙活的,鼓和镲之間切換自如,右腳低音大鼓也沒閑著。
小腦袋呢,也會左右擺動。
這波,全程踩點,節(jié)奏是狠狠地被拿捏住了。
不過,和我想象的好像不太一樣……
就像網(wǎng)友所說:
它只有節(jié)奏,沒有靈魂??!
這不,就有人叫“鐵大”放松一點。
還有更“損”的:
鼓手們不用擔心,你們的飯碗暫時是安全的……
小米“鐵大”,這樣打架子鼓
“鐵大”真名叫CyberOne,身高177cm,體重52kg,是小米今年8月發(fā)布的全尺寸仿生人形機器人。
當時它將一朵紅色非洲菊獻給雷軍的場面,想必不少人還有印象。
雖然小米對外宣稱“鐵大”的目標主要就是為了服務人,但在發(fā)布后得到的公眾反饋中,大家最感興趣的居然是看人形機器人做人類輕易做不到的事情。
這讓小米工程師們覺得有點為難。
一位硬件工程師在和IEEE Spectrum交流時直言:
因為目前“鐵大”的能力其實跟人類還差很多,所以說找到這樣一個滿足大家需求的場景并不容易。
不過,突然有一天,團隊一位剛剛開始學習打架子鼓的同事幫大家找到了靈感。
她表示:與人類新手相比,人形機器人在手腳協(xié)調運動和節(jié)奏控制上更有優(yōu)勢。
大家聽完覺得蠻有道理,挺適合“鐵大”,并且讓機器人學會打鼓聽著也很酷,于是就開始搗鼓了。
據(jù)介紹,“鐵大”一共靠三大步完成表演。
首先,將輸入的一段Midi音樂文件自動解析出節(jié)拍,生成鼓點序列;
然后,根據(jù)離線運動庫和在線校準,生成與鼓點序列同步的運動軌跡;
最后,通過全身控制器(WBC)控制身體完成每一個動作。
工程師表示,打架子鼓是對“鐵大”協(xié)調全身,進行快速、準確和大范圍的運動的考驗。
這里面最難的就是遇到長序列的鼓點節(jié)奏(也就是一下子要連著打很長一段時間)。
此時的“鐵大”在為每只手臂和腿分配序列時,必須確保在硬件的約束下生成的動作連續(xù)且無碰撞。
對此,他們的應對辦法是提取基本節(jié)拍,然后靠構建的離線鼓點節(jié)拍運動軌跡庫進行優(yōu)化,最終生成與任何鼓點一致的連續(xù)軌跡。
從結果上來看,“鐵大”掌握節(jié)奏的能力確實在線。
而通過上面的一整套流程,它可以給不同的歌打節(jié)奏。
當然,每次換歌之前,需要根據(jù)音樂的節(jié)奏微調一下鼓的位置和敲擊速度~
最后,要說這項“花活”的真正意義,小米工程師表示,其實是為了找出小米機器人在硬件和軟件方面的局限性,為下一代的設計提供參考。
——說到下一代,工程師也透露:第二代CyberOne已經(jīng)在研發(fā)了。
屆時,“鐵大”的身上將有更多傳感器,并加入靈巧手,軟件方面也會帶來更加魯棒的運動和視覺控制算法。
One More Thing
其實,機器人打鼓并不是第一次,并且甚至都已組成了全機器人樂隊表演。不信你看——
它們就是全球“最重”的重金屬搖滾樂隊Compressorhead,來自德國,6位成員全是機器人,主唱350公斤。
而鼓手,是這樣的,有四只胳膊:
是不是還蠻“瘋狂”的……
參考鏈接:
[1]https://www.youtube.com/watch?v=QfQ04jEbEyQ
[2]https://spectrum.ieee.org/xiaomi-robot-drummer
[3]https://www.youtube.com/watch?v=b7nMZvueKNQ
- 北大開源最強aiXcoder-7B代碼大模型!聚焦真實開發(fā)場景,專為企業(yè)私有部署設計2024-04-09
- 剛剛,圖靈獎揭曉!史上首位數(shù)學和計算機最高獎“雙料王”出現(xiàn)了2024-04-10
- 8.3K Stars!《多模態(tài)大語言模型綜述》重大升級2024-04-10
- 谷歌最強大模型免費開放了!長音頻理解功能獨一份,100萬上下文敞開用2024-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