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班系AI獨角獸曠視招股書詳解:9輪融資74.6億,去年營收14億盈利3千萬,研發(fā)年薪43萬
李根 乾明 邊策 發(fā)自 凹非寺
量子位 報道 | 公眾號 QbitAI
中國AI創(chuàng)業(yè),從此邁步新階段。
曠視,以產品Face++知名的AI公司,向港交所提交的招股書已經披露,一切順利的話,將成為AI創(chuàng)業(yè)第一股。
創(chuàng)辦于2011年,感召于深度學習突破,由清華姚班3位畢業(yè)生聯手創(chuàng)立,當時創(chuàng)始團隊平均年齡24歲——所以曠視的IPO上市,也是AI復興的標志性成果體現。
7年來融資9輪,吸金74.6億。2018年開始規(guī)?;?,連續(xù)三年復合增長率358.8%。
在AI公司估值、營收和盈利經受質疑的當前,曠視以盈利狀態(tài)IPO,對行業(yè)的意義也不言自明。
所以曠視招股書究竟詳情如何,量子位帶你一一分解。
曠視財務詳解:高營收增速、高研發(fā)投入,已盈利
根據招股書披露,2016年、2017年和2018年,曠視營收分別為6780萬、3.132億和14.269億,復合增長率達到358.8%,持續(xù)增長。
相對應的虧損為3.428億、7.588億和33.516億。2019年上半年,營收為9.49億,虧損約為52億。
曠視在招股書中解釋,虧損主要由于優(yōu)先股的公允價值變動以及持續(xù)的研發(fā)投資。
優(yōu)先股的公允價值變動,在美圖、小米和美團等近年來港股上市的企業(yè)報表中也存在。
具體是指公司融資的過程中,經常使用可轉換可贖回的優(yōu)先股。在后續(xù)的發(fā)展中,因為公司估值快速增長,產生了相應公允價值變動,從而產生收益或虧損。
但公允價值變動,并不與實際營收和虧損相關聯。
曠視在招股書中指出,這些并不能反映真實的業(yè)務情況。經過調整之后,曠視2018年實現了整體盈利——凈利潤為3220萬元。
2016年和2017年的虧損分別為9200萬元及1.42億元。2019年上半年,凈利潤為3270萬元。在AI營收盈利備受質疑的當前,這個成績值得關注。
從整體業(yè)務狀況中也能看出,作為一家人工智能公司,曠視能夠掙錢,但研發(fā)投資為主的支出,依然不小。
研發(fā)是其最主要開支項,2016年到2018年,曠視的研發(fā)開支分別為7816.5萬、2.05億和6.13億,復合增長率約300%。
2019年上半年為4.68億,占整體收入的49%。與2018年的76.7%相比,占比有所下降。曠視解釋稱,是由于規(guī)模經濟所致。
研發(fā)之中,最貴的是人才。
截止到2019年上半年,曠視研發(fā)方面員工為1432名(整體員工的61%),相應福利開支為3.09億,占整體研發(fā)支出的66%,平均年薪43萬。
曠視資產總額86.99億元。
曠視營收靠什么?AI+IoT
目前,一共有四塊業(yè)務給曠視帶來營收,分別是:個人物聯網解決方案(SaaS)、個人物聯網解決方案(個人設備)、城市物聯網解決方案以及供應鏈物聯網解決方案。
個人物聯網解決方案(SaaS)的收入主要來自Face ID解決方案及Face++平臺客戶的收費,一般按用量計費收取,截止到2019年上半年,僅使用Face ID解決方案的客戶有1102個。
個人物聯網解決方案(個人設備)收入主要來自使用曠視人臉解鎖解決方案和計算機攝影及視頻處理解決方案的公司支付的費用。曠視一般根據每一款智能設備設定個別特許協議,定價模式根據協議而定,截止2019年上半年,客戶數量為34個。
根據曠視招股書第三方咨詢報告顯示,曠視是中國第一大云端人臉識別方案供應商,占據60%的市場份額,2018年發(fā)布的國產智能手機中,70%使用了曠視方案。
城市物聯網解決方案包括:包括算法、軟件及人工智能賦能的傳感器。主要有智慧城市管理解決方案(面向政府)和智慧社區(qū)管理解決方案(面向政府&企業(yè)),截止到2019年上半年,曠視這一業(yè)務的國內客戶有339個,覆蓋城市112個。
供應鏈物聯網解決方案包括算法、軟件和人工智能賦能的機器人。主要有智慧物流解決方案和智慧零售解決方案。
2016年,曠視的主要營收來源為個人物聯網解決方案(SaaS)和城市物聯網解決方案,分別為4913.3萬(占比72.5%)和1864.5萬(占比27.5%)。
2017年,個人物聯網解決方案(個人設備)開始貢獻收入,為591.4萬(占比1.9%)。與此同時,城市物聯網解決方案營收開始超過個人物聯網解決方案(SaaS),達到1.7億(占比53.6%),后者為1.4億(44.5%)。
2018年,供應鏈物聯網解決方案開始產生收入,達到9974.2萬(占比7%),城市物聯網解決方案收入大幅增長,達到10.6億,占整體營收74.1%。
2019年上半年,營收9.5億元。貢獻最多的依舊是城市物聯網解決方案,占比73.2%,營收6.9億元。
在這些業(yè)務中,最掙錢的是個人物聯網解決方案(個人設備),毛利率在2017年和2018年分別為98%和97.3%。但在2019年上半年,毛利率下降到了77.9%。
2019年上半年,個人物聯網解決方案(SaaS)的毛利率為87.2%,城市物聯網解決方案毛利率為59%,供應鏈物聯網解決方案毛利率為62.8%。
曠視憑什么?
當然,如果你要問,曠視安身立命和持續(xù)發(fā)展背后,究竟成功秘訣是什么?
很簡單,三大方面:
團隊背景
在深度學習領域,曠視有一支由世界級科學家領導的強大研發(fā)團隊。
曠視聯合創(chuàng)始人兼CEO印奇,于2006年進入清華姚班學習。2010年,他從清華畢業(yè),在微軟亞洲研究院參與研發(fā)人臉識別引擎。
首席科學家孫劍博士是微軟亞洲研究院的前首席研究員。孫劍在計算機視覺及深度學習領域的開創(chuàng)性工作獲得了數十項世界級獎項及認可,被廣泛認為是該領域最權威的科學家之一。
首席技術官唐文斌是全國信息學奧林匹克競賽(NOI)金牌獲得者,并擔任全國信息學奧林匹 克競賽集訓隊教練七年。公司董事楊沐是國際信息學奧林匹克競賽(IOI)金牌獲得者。
值得一提的是,曠視三位創(chuàng)始人,平均年齡只有31歲。核心研發(fā)成員還有大批90后……
另外,圖靈獎唯一華人得主姚期智教授,不僅是曠視三位創(chuàng)始人的授業(yè)恩師,目前也是曠視的首席顧問。
在這些頂尖學術大牛的支持下,曠視成功招募了大量的頂級年輕計算機科學人才。
截至2019年6月30日,曠研發(fā)團隊由1400多名計算機科學家、算法工程師及產品開發(fā)人員組成,曠視目前的員工在IOI、NOI以及國際大學生程序設計競賽等中獲得40多項世界金牌。
技術壁壘
在招股書中,曠視特別強調了自研的深度學習框架Brain++,
根據灼識咨詢報告,曠視是世界上為數不多的擁有自研深度學習框架的公司之 一。利用機器自動學習(AutoML)技術,曠視主研發(fā)了深度學習框架Brain++。
此外曠視還有多項在業(yè)內高度知名的研究成果,其中深度殘差網絡(ResNet)就是由曠視首席科學家孫劍提出,ResNet大幅提升了云端算法的成效和效率。
ResNet是深度學習領域應用最廣泛的神經網絡結構之一,并被成功應用于先進的AI應用系統(tǒng) 中,例如DeepMind的AlphaGo Zero。
目前,孫劍坐鎮(zhèn)的曠視研究院,也是全世界產出成果最多、斬獲全球AI競賽最多的研究院之一。
而專利方面,截至遞交招股書時,曠視已經在全球成功注冊了約250項人工智能相關的專利,同時正在申請約900項人工智能相關專利。
近年來,曠視在了學術界獲得了不少的獎項:
自2017年初以來,曠視在各項國際人工智能頂級競賽中累計攬獲22個項目的世界冠軍。尤其是在過去兩年中,曠視團隊參加了計算機視覺國際競賽COCO的八項賽事,取得了7項第一名和1項第二名。
2019年,曠視團隊于2019年計算機視覺與模式識別會議獲得四項挑戰(zhàn)項目第一名,并于NTIRE 2019權威真實圖像降噪挑戰(zhàn)中榮獲第一名。
曠視這家公司也受到了國外媒體和調研機構的認可。2017年和2019年,曠視兩次獲選《麻省 理工科技評論》“50大最聰明公司”榜單。國外統(tǒng)計機構CB Insights將曠視列入2018年及2019年的“世界人工智能初創(chuàng)公司100強”。
曠視還和學術界展開合作,與中國科學院、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以及其他AI公司共同建立了北京智源人工智能研究院,并與清華大學、西安交通大學及香港科技大學等中國頂尖大學設立了聯合實驗室。
股東加持:9輪融資74.6億
曠視在香港上市將采用同股不同權的架構,股本分為A類股份及B類股份。A類股份每股可投10票,B類股份每股可投一票。
根據招股書透露,三位創(chuàng)始人的擁有的股份分別為:
1、印奇通過IG Trust實益擁有11,795,254股A類股份,比例為8.21%
2、唐文斌通過Himalayan Trust實益擁有8,475,255股A類股份,比例為5.90%;
3、楊沐通過Youmu266 Trust實益擁有3,910,255股A類股份,比例為2.72%。
其他機構股東包括:
API Investment——螞蟻金服,持股比例15.08%,是第一大機構股東;
淘寶中國控股有限公司,持股比例14.33%;
國風橋投資有限公司,持股比例11.27%;
Machine Intelligence,持股比例為6.19%;
AI Mind,持股比例5.57%;
深圳市國橋投資有限公司,持股比例0.06%。
其中,螞蟻金服和阿里巴巴,已是曠視最核心重要的股東。招股書披露,雙方的關系還延伸到諸多業(yè)務合作領域。
概括來說,曠視發(fā)展至今共計完成了9輪融資,累計金額12.3億美元,折合人民幣74.6億元。
所以AI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依然離不開重要VC真金白銀投資,以及股東協同支持。
曠視未來:1+3模式
關于未來,曠視的戰(zhàn)略劃分已非常清晰明確。
總體而言,這會是一家以AI技術驅動的物聯網公司,即招股書中所稱的:AI賦能解決方案。
包含三個方面:
個人物聯網,以AI賦能攝像頭,提升個人設備的用戶體驗,解決方案包括算法和軟件。
核心是以手機為載體,包括安全、攝影兩大體系,通過AI技術賦能攝像頭,讓用戶支付更安全、更便捷,拍照攝影體驗更美。
城市物聯網,以城市生活為藍本,通過服務于城市管理、城市交通、智慧園區(qū)、智慧校園等,以攝像頭、傳感器等硬件為載體,讓城市更安全、更便捷、更高效。
供應鏈物聯網,核心用AI提升供應鏈物聯網的效率,通過AI傳感器、算法和軟件,以機器人和機器人操作系統(tǒng)為承載,讓供應鏈中的各個環(huán)節(jié)實現全鏈條數字化,降本增效,從而實現更好的效率、更好的品質。
整體來說:1+3。
1是人工智能,是以深度學習算法為核心驅動的技術。
3則是供應鏈上的三個分支,從個人、城市到供應鏈。
1+3,也是曠視營收發(fā)展之道的一以貫之。
One more thing
最后,曠視上市,意義自然還不止于這家公司本身,對于清華姚班和AI創(chuàng)業(yè),都是絕佳證明和利好。
首先是清華姚班。
曠視3位創(chuàng)始人均出自姚班,其中印奇和唐文斌是2006級姚班學生,楊沐則是他們的師弟。
而且曠視創(chuàng)業(yè)中,姚班也繼續(xù)發(fā)揮作用,創(chuàng)始團隊員工中范浩強、周而進等都是姚班學生,本科期間就在曠視實習。
當然,姚班之前,曠視也是MSRA——微軟亞洲研究院走出的優(yōu)秀代表。
曠視創(chuàng)業(yè)的種子就在MSRA種下,創(chuàng)始團隊與AI大牛孫劍的結緣也在MSRA結下。
概括而言,人才聚集效應也是曠視成功關鍵。
招股書披露,截至2019年6月30日,曠視現有員工已在IOI、NOI及國際大學生程序設計競賽等國際權威編程比賽獲得80枚金牌。
另外,曠視還是名副其實的AI創(chuàng)業(yè)第一股。
這一波AI復興繁榮,核心是深度學習驅動,而創(chuàng)辦于2011年的曠視,正是感召于深度學習而開啟創(chuàng)業(yè)征程。
與其他搜索或后來加持AI的公司相比,曠視等創(chuàng)業(yè)公司,第一天起就以AI為出發(fā)點,希望將AI的價值帶到各個行業(yè)中。
形態(tài)從無到有,方案從少到多,最終探索出AI技術價值的規(guī)?;涞刂贰?/p>
今年,ACM還將圖靈獎授予了深度學習三位發(fā)明者:Hinton、Yann LeCun和Bengio,給予了深度學習的最高殊榮。
但或許三巨頭沒有想到的是,深度學習在科研上真正獲得證明,是李飛飛、李佳等推動的ImageNet數據集和競賽。
而深度學習如今在創(chuàng)業(yè)、商用和產業(yè)上的成功,現在則通過曠視7年篳路藍縷后IPO而證明。
這兩次標志性成功,背后都是中國力量。這或許只是歷史的巧合,但也可能暗含了時代趨勢。
總之,曠視IPO上市,意義會遠超過一家公司本身,會是一個全新AI開花結果時代的開始。
有意思的是,曠視招股書中,提及最多次數的關鍵詞,并不是“人工智能”。
而是技術、價值和解決方案。
其中,技術被提及451次,價值被提及475次,而解決方案高達773次。
人工智能有268次,物聯網有405次。
所以,全新的AI時代里,“解決方案”會比“人工智能”本身受到更多關注。
Talk is cheap,show me the Solution.
你怎么看?
ps:量子位公眾號后臺回復“曠視IPO”即可獲取招股書原文件.
- 滴滴副總裁葉杰平離職,他是出行巨頭的AI掌門人,戰(zhàn)勝Uber中國的關鍵科學家2020-09-07
- 董明珠的格力空調賣不動了:上半年營收同比腰斬,24年來首次被美的反超2020-09-01
- 手機配件市場上的“隱形巨頭”:80后長沙夫妻創(chuàng)辦,IPO首日市值逼近600億2020-08-31
- 寒武紀半年報:每天虧百萬,銷售力度提升營收反降11%,上市高峰市值跌去40%2020-0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