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年度十大杰出研究出爐:超導體能也接近室溫了,亞洲人不一定是從非洲遷徙來的,復旦中科院上榜
海王星的第7顆內衛(wèi)星被發(fā)現(xiàn)。
栗子 魚羊 曉查 發(fā)自 凹非寺
量子位 報道 | 公眾號 QbitAI
2019年即將過去,回顧這一年,由哪些科學研究進展令大眾印象深刻,或者是令學界為之振奮?
最近,Nature雜志公布了去年發(fā)表的十篇杰出論文,其中每一條都與我們息息相關,涵蓋了天文、環(huán)境、物理、化學、醫(yī)學等各個領域的突破性進展。
其中為我們所熟知的研究有:機器狗學習算法、接近室溫超導體的發(fā)現(xiàn)、精確編輯基因、人類近親等等。下面就讓我們來看看這十項重要的研究。
吃不到魚,營養(yǎng)不良
魚類體內,盛產(chǎn)人體需要的微量元素,這些養(yǎng)分有助于預防營養(yǎng)缺乏癥。
科學家們?yōu)?3個國家和地區(qū),畫出了367種漁獲物當中的養(yǎng)分和這類疾病流行情況之間的關系圖。
結果發(fā)現(xiàn),有些發(fā)展中國家的漁獲量,應該能夠滿足人口的需求,但在許多熱帶的發(fā)展中國家,很大一部分的漁獲物是被出口,或是被加工當做魚飼料了。
當?shù)貪O業(yè)中,有許多原本為區(qū)域市場提供產(chǎn)品的,現(xiàn)在改成生產(chǎn)魚飼料,為養(yǎng)殖魚供貨了。
雖然,一般都認為養(yǎng)殖魚不會像捕魚那樣讓魚遭受太大的痛苦。但是魚飼料還是捕來的魚,比如沙丁魚。而且養(yǎng)殖魚很多都是銷往高收入的國家和地區(qū),當?shù)氐牡褪杖肴巳耗艹缘降聂~就更少了。
所以,在考慮“我們應該吃什么樣的魚”的時候,也該對“我們”這個概念有個更廣闊的認識了。Hicks團隊指出了一個方向,就是應該關注人們到底能不能吃到魚,這樣來預防微量元素缺乏的情況。
論文地址: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19-1592-6
亨廷頓舞蹈病有了新療法
亨廷頓舞蹈病,是亨廷頓蛋白 (HTT) 當中,谷氨酰胺氨基酸的殘基 (Residues) 異常拉伸引起的。
來自復旦大學的科學家們關注到一種可以利用的機制:細胞通過自噬過程來降解突變后的亨廷頓蛋白(mHTT) 引起的,這是一種清理機制,它依靠一種叫做自噬小體的囊泡,來吞噬蛋白質。
于是提出了一種假設:如果一種化合物,既和突變型多聚谷氨酰胺束 (Polyglutamine Tract) 結合,也和LC3B蛋白質結合,它就可以令突變的亨廷頓蛋白被吞噬,增強清理效果。
科學家們做了小分子篩選,來找出這樣的化合物;然后用了野生型HTT做了反篩選,淘汰那些和正常蛋白也綁定的化合物。
最終,團隊找到了4種化合物,能夠改善亨廷頓舞蹈病患者的病情。
而除了亨廷頓舞蹈病,其他涉及多聚谷氨酰胺擴展的疾病,也可能用這種方法打開突破口。
論文地址: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19-1722-1
海王星又有一顆衛(wèi)星被發(fā)現(xiàn)
△海王星
1989年,NASA旅行者2號,發(fā)現(xiàn)了海王星的6顆衛(wèi)星。它們都在海王星最大的那顆衛(wèi)星的軌道之內,屬于內衛(wèi)星
如今,Showalter團隊又正式發(fā)現(xiàn)了第七顆內衛(wèi)星,命名為Hippocamp。
一開始是叫做S/2004 N 1,以及海王星14,這顆衛(wèi)星其實在2004-2005年之間以及2009那年都被NASA的哈勃望遠鏡拍下來過。
Showalter如今測算了它的大小和軌道。這顆衛(wèi)星的寬度只有34千米,和兄弟姐妹比起來顯得很小,它是在海王星第二大的衛(wèi)星Proteus內部運轉的。
因為它和Proteus的關系,也因為它們兩個在海王星內部系統(tǒng)里的角色,這一次發(fā)現(xiàn)非常讓人著迷。
論文地址: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19-1722-1
接近室溫的超導
超導體,就是傳遞電能的效率達到100%的材料。應用廣泛,比如醫(yī)院里的核磁共振。
可超導存在的溫度遠遠低于室溫,所以應用條件受到了嚴格限制。
Drozdov團隊報告了幾個關鍵結果,證實當壓強達到100萬個地球大氣壓強的時候,各種富含氫的氫化鑭們能在250 K,也就是零下20度左右時變成超導體。
離室溫的295K已經(jīng)沒有那么遙遠了。
論文地址: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19-1201-8
CRISPR精確編輯基因
過去的在基因編輯工具受到復雜細胞過程的影響,其效率和精度似乎都受到了根本的限制。
來自哈佛大學的研究發(fā)現(xiàn),CRISPR這個“搜索和替換”工具,已經(jīng)可以精確地編輯基因。
在這個過程中,RNA向導的“搜索”部分將Cas9蛋白導向DNA靶標中的特定序列,切割兩條DNA鏈中的一條。
然后,逆轉錄酶會產(chǎn)生與引導被替換部分DNA序列的互補工作,并將其安裝在切割末端處,以取代原始DNA序列。
DNA修復后可以產(chǎn)生完全編輯的雙鏈體,幾乎完全避免了之前不完美的編輯。
論文地址: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19-1711-4
冰蓋下的甲烷釋放
冰川和冰蓋下的沉積物蘊藏著碳化合物,在某些條件下可轉化為甲烷這種溫室氣體。
來自英國布里斯托大學的研究者,直接測量了夏季從格陵蘭冰原的陸地冰川中排出的甲烷。釋放到大氣中的甲烷數(shù)量與其他陸地河流相當。因此,冰下沉積物可以作為甲烷的局部來源,從而證實了其他研究的結果。
這項研究說明。我們的行星冰冷地帶是如何以意想不到且可能重要的方式,與周圍的地球系統(tǒng)相互作用。
論文地址: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18-0800-0
父系線粒體DNA也能遺傳
關于父系線粒體DNA(mtDNA)的傳播是否可以與母系mtDNA的傳播共存存在很多爭議,通常的觀點認為,線粒體和mtDNA僅從母親處遺傳。
真核生物(例如動物,植物和真菌)的DNA存儲在兩個細胞區(qū)室:細胞核和線粒體細胞器中。健康人的線粒體DNA(mtDNA)分子基本相同。但是,在患有由mtDNA突變引起的疾病的人中,正常的和突變的mtDNA分子通常共存于單個細胞中,這種情況稱為異質性。
線粒體DNA被認為僅來源于母親的卵細胞,沒有父親貢獻,但是Luo等人顛覆了這一認知,確定由雙親線粒體遺傳引起的mtDNA異質性的三種情況。先前的研究表明,線粒體吞噬是細胞“吃掉”自身線粒體的過程,在選擇性消除父體線粒體中起一定作用。因此,父系mtDNA傳播的這些罕見情況可能歸因于線粒體更新不足。
論文地址:
https://doi.org/10.1073/pnas.1810946115
奔跑的機器狗
眾所周知,機器人的步態(tài)運動和手動靈活性差。即使是在模擬中表現(xiàn)出色的機器人,經(jīng)過看似很小的物理障礙時,也會被絆倒。
Hwangbo等人在Science Robotics發(fā)表的論文指出,用數(shù)據(jù)驅動的方法設計機器人軟件,可以提高機器人的運動技能。
他們使用ANYmal機器狗演示了他們的方法:這只四足機器人能夠精確且節(jié)能地遵循身體動作命令,并且比以前更快地運行。
論文地址:
https://robotics.sciencemag.org/content/4/26/eaau5872
“雙擊”化學反應
銅催化的反應,又叫做CuAAC,是點擊化學的典型代表。
如果反應又操作簡單,又高產(chǎn),又可以應用于許多化合物,但選擇性極高 (Exceptionally Selective) ,就是說發(fā)生反應的基團只能在彼此之間反應——這樣的反應就叫做點擊化學。
CuAAC反應應用很廣泛,但如果能夠應用在疊氮化物 (有N3基團) 上就更好了,應用范圍就會更廣。
如今,中科院Meng團隊發(fā)現(xiàn),F(xiàn)SO2N幾乎可以與任何一級胺 (帶有NH2基團) 反應,并且產(chǎn)率接近100%。
于是,團隊造出了一個擁有1224個疊氮化物的庫。庫里面的化學反應,速度、廣泛程度以及效率都達到了點擊化學的標準。此外,制備出的溶液可以直接用來做CuAAC反應。
論文地址: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19-1589-1
亞洲發(fā)現(xiàn)了人類近親物種
這一篇是讀者評選的結果。
Détroit團隊,在菲律賓發(fā)現(xiàn)了人類的近親物種,并命名為Homo luzonensis (呂宋人) 。
關于亞洲人類進化的知識日新月異,這就迫使學界重新審視“亞洲人是從非洲遷移到亞洲大陸”的舊觀念。這次發(fā)現(xiàn),將引發(fā)科學界的大量辯論。
因為,這次發(fā)現(xiàn)的證據(jù)表示,直立人可能不是唯一踏遍地球的早期人類。
人類的基因進化路線,可能比我們原本想象得更加復雜,更加有趣。
論文地址: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19-1067-9
—?完?—
- 馬云正式卸任后,阿里巴巴開盤跌0.87%2019-09-10
- 亞馬遜在華拓展云計算團隊,挑戰(zhàn)阿里巴巴和騰訊2019-10-16
- AI獨角獸云知聲,已完成一期科創(chuàng)板IPO輔導2019-10-17
- IDC:今年上半年中國公有云服務市場規(guī)模達54.2億美元2019-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