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修復抗美援朝影像:彩色高清還原志愿軍71年前跨過鴨綠江
博雯 發(fā)自 凹非寺
量子位 報道 | 公眾號 QbitAI
你對“歷史”這個詞的第一印象是什么?
很多人的腦海中最先冒出來的,或許是像下面這樣粗糙顆粒、老舊模糊的黑白影片:
但現(xiàn)在,在AI修復技術(shù)的幫助下,那些模糊的影片也能被賦予色彩:
在聽到最新一批在韓中國人民志愿軍烈士遺骸將于9月2日被移送回國的消息之后,“AI修復師”大谷Spitzer便再一次用這種獨特的方法,表達了自己的哀思。
而共青團中央官博也轉(zhuǎn)發(fā)了這段AI上色后的特殊視頻,并表示:
山河無恙,英雄不朽。
歷史并非黑白無聲
就如同電影《你好,李煥英》中,那段仿佛“一腳踏入現(xiàn)實”的從黑白到彩色的鏡頭一樣。
當這段70年前的紀錄片染上色彩之時,我們這些觀者也不禁有一種向歷史踏近了一步的感覺。
有穿著綠色軍裝,扛著紅旗前行的小戰(zhàn)士們:
有擠在綠皮火車上,與自己的親朋好友告別的軍人們:
還有踩在黃色土地上,從鴨綠江上橫跨而過的隊伍:
制作者大谷Spitzer表示,“每次修復這些歷史影像,都能給我?guī)砗艽蟮恼鸷场薄?/p>
而在之前的“讓革命先烈露出微笑”的項目中,他也解釋了自己所認為的“AI修復的意義”:
我會把它定義成五分鐘彼岸的一個概念。
就是說,在這種紛繁復雜的現(xiàn)代社會中,可能抽個五分鐘去看一段古代的影像,或者以前的影像,看看當時的古人們是如何生活的,他們所思所想是怎樣的。
AI如何修復
對于這次修復,大谷坦言,“技術(shù)難點在于多人物鏡頭的修復”。
因此,他使用了支持TensorFlow、Flink等多種計算框架的機器學習平臺PAI。
在平臺中,他增加了更多參考幀,并與其他的AI上色分辨率提升模型進行拼合,最終達到了很好的修復效果。
而在之前的項目中,大谷Spitzer也對自己所使用的AI修復技術(shù)進行了詳細解釋。
比如,用于臉部高清增強的是GAN先驗嵌入式網(wǎng)絡,也就是GPEN(GAN prior embedded network)。
這一網(wǎng)絡架構(gòu)會將GAN先驗網(wǎng)絡嵌入到深度神經(jīng)網(wǎng)絡(DNN)中,并從中進行微調(diào)。
上色的則是基于NoGAN技術(shù)的DeOldify,這種新型的GAN訓練模型能夠解決視頻中物體閃爍等問題:
此外,還有負責視頻幀插值的RIFE,用于臉部生成的Artbreeder,以及增加分辨率的Topaz Labs。
那些相隔百年的對視
其實在AI修復技術(shù)愈發(fā)成熟的今天,已經(jīng)有越來越多的項目開始用到這項技術(shù)。
比如大谷Spitzer在去年就做過“晚清時期的北京”影像修復,玩了一把百年前的“老北京Vlog”:
而今年五月四日,央視還在AI修復節(jié)目《彩繪中國·覺醒》中展示了一段彩色的五四運動現(xiàn)場:
這一節(jié)目的執(zhí)行編導說到他們?yōu)槔嫌跋襁M行修復上色的初衷,只是“想還原一段歷史”。
因為當時的人們并非生活在黑白無聲的世界里。
我們所有的努力就是想向老影像致敬并以電影的體驗方式呈現(xiàn)出來,以此把觀眾帶入到那段時空當中去,感受一百年前人們的精神風貌。
這也正像是這位網(wǎng)友所說的那樣:
我們周圍的高技術(shù)越多,就越需要人的感情。
最后附上完整視頻: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8M4y1L7HS?from=search&seid=457974763143624991
參考鏈接:
[1]https://weibo.com/2395607675/KuLYKfPO7?filter=hot&root_comment_id=0&type=comment
[2]http://www.xaznjj.net/2020/05/14211.html
[3]http://www.xaznjj.net/2021/07/25886.html
- 有道智能學習燈發(fā)布,通過“桌面學習分析引擎”實現(xiàn)全球最快指尖查詞2022-04-08
- 科學證明:狗勾真的懂你有多累,聽到聲音0.25秒后就知道你是誰,對人比對狗更親近2022-04-14
- 在M1芯片上跑原生Linux:編譯速度比macOS還快40%2022-04-05
- 小學生們在B站講算法,網(wǎng)友:我只會阿巴阿巴2022-0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