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斯克終結(jié)美國載人航天的“寄俄籬下”,SpaceX首次正式商業(yè)載人任務(wù)圓滿成功
未來14個月預(yù)計發(fā)射7艘龍飛船
蕭簫 發(fā)自 凹非寺
量子位 報道 | 公眾號 QbitAI
點火,發(fā)射!
8點27分30秒,載有4名宇航員的SpaceX龍飛船,再次將四名宇航員送上太空。
2分36秒后,龍飛船與一級火箭分離;
點火12分15秒后,飛船與二級火箭分離。
這是SpaceX首次正式展開商業(yè)運營的載人航天任務(wù),也是一個新的突破,標志著美國的載人航天向著常規(guī)化發(fā)射邁出第一步。
這次發(fā)射的成功,給美國的航天事業(yè)帶來了新的希望,以后常規(guī)化發(fā)射,不用再“寄俄籬下”了。
曾“寄俄籬下”,美國載人航天空窗期終被打破
2010年,隨著“挑戰(zhàn)者號”和“哥倫比亞號”相繼事故,而其余3架航天飛機也逐漸老化,NASA決定將全部航天飛機退役。
2011年,“亞特蘭蒂斯”號執(zhí)行最后一次任務(wù),美國航天飛機開始進入10年空窗期。
這10年,由于缺乏載人航天器,美國宇航員只能搭乘俄羅斯的“聯(lián)盟”號飛船進入國際空間站。剛開始的費用是2000萬美元/人,現(xiàn)在暴漲到了2020年秋季的9000萬美元/人。
這顯然不是長久之計,NASA宣布航天飛機退役后,于同年宣布了下一代商業(yè)載人航天計劃,最終在競爭中獲勝的只有SpaceX和波音公司。
此后,NASA簽訂了兩份巨額合同,一直在為馬斯克的SpaceX與波音公司提供資金支持,開發(fā)太空艙用于取代航天飛機,而這兩家公司也一直在進行激烈競爭。
SpaceX龍飛船雖然也曾經(jīng)因閥門故障,在今年4月進行發(fā)動機自動點火測試時爆炸,但還是搶先一步實現(xiàn)了載人航空的目標。
今年5月30日,龍飛船已經(jīng)載著兩名宇航員道格拉斯·赫爾利(Douglas Hurley)和羅伯特·貝恩肯(Robert Behnken)前往國際空間站,完成了最后一次測試。
相比之下,波音公司還沒發(fā)射過宇航員,還在解決軟件上的問題。
其制造的CST-100星際航線(Starliner)飛船,由于任務(wù)計時器出錯,去年年底錯過了與國際空間站對接的機會。
波音公司計劃于2021年下半年,首次使用Starliner太空艙進行乘員測試。
相比之下,馬斯克的SpaceX,卻已經(jīng)書寫了歷史。剛剛發(fā)射的、載有4名宇航員的龍飛船,不僅意味著美國和NASA再次恢復(fù)載人航天能力,也標志著商業(yè)航天走向了新時代。
此外,這也意味著SpaceX公司獲得了商業(yè)航天的許可,未來前途光明。
雖然馬斯克本人在新冠檢測中因“兩次陰性、兩次陽性”需要隔離,無法親臨現(xiàn)場,但也能看得出他仍然非常雀躍:
幾天前,就在2020年11月11日,NASA在官網(wǎng)宣布,SpaceX獲得首個載人商業(yè)航天系統(tǒng)的完整認證,這也是該局首次提供私人載人飛行器的認證。
“這個認證是NASA和SpaceX取得的令人難以置信的成就,突出了我們可以與商業(yè)伙伴合作,共同取得歷史性的進步?!?/p>
正式任務(wù)曾推遲兩個多月
5月成功發(fā)射載人飛船后,SpaceX原計劃于8月30日發(fā)射Crew-1,卻一直在推遲日期,最終確定在11月中旬。
10月2日,獵鷹9號第一級發(fā)動機氣體發(fā)生器,在最近一次非NASA任務(wù)發(fā)射嘗試中出現(xiàn)異常。
在檢查后發(fā)現(xiàn),獵鷹9號第一級的9個默林發(fā)動機(Merlin rocket engine)中,有2個出了問題,SpaceX再次全面檢查后,更換了所有有問題的部件。
航天器的隔熱板,也因為材料侵蝕程度過大,被SpaceX重新進行了設(shè)計。
此外,龍飛船機組人員的降落傘在實際降落中與預(yù)期計算表現(xiàn)得不同,SpaceX也對此進行了改善。
龍飛船的設(shè)計,實際上將能滿足7名宇航員的往返。
在這次任務(wù)結(jié)束時,龍飛船將脫離空間站重新進入地球大氣層,在佛羅里達海岸附近降落。
搭載的四名宇航員
這次的載人航天任務(wù)中,4名宇航員有3名來自美國,1名來自日本。
維克托·格洛弗?(Victor Glover),1976年生,這次SpaceX載人龍飛船的指令長。
1999年,格洛弗畢業(yè)于加州理工州立大學,并先后獲得過3個理學碩士學位,曾任海軍司令官。2007年,在進入美國空軍試飛員學校后,格洛弗被任命為試飛員。
2013年,格洛弗成為一名NASA宇航員,2018年8月,成為商業(yè)航天載人計劃的宇航員之一。
邁克爾·霍普金斯?(Michael Hopkins),1968年生,這是他第二次在國際空間站的長期任務(wù)。
1991年,霍普金斯畢業(yè)于伊利諾伊大學香檳分校,并于1992年取得斯坦福航天航空工程碩士。1996年,霍普金斯到美國空軍試飛員學校學習,后任美國空軍上校,并于2009年成為NASA宇航員。
霍普金斯擁有太空行走經(jīng)驗,2013年,霍普金斯等三人曾乘坐飛船從拜科努爾航天發(fā)射場進入國際空間站,在太空待了166天期間,進行過兩次太空行走,并于2014年3月返程。
香農(nóng)·沃克?(Shannon Walker),1965年生,美國物理學家。
1987年,沃克畢業(yè)于萊斯大學,并于1995年成為NASA成員,致力于研發(fā)機器人技術(shù)和航空電子硬件。
沃克曾與邁克爾·霍普金斯一起,于2018年8月進行過SpaceX的第一次太空飛行任務(wù)。
野口聰一?(Soichi Noguchi),1965年生,第五位進入太空的日本航天員。
野口聰一于1989和1991獲東京大學航空工程學士和碩士學位,1996年進入NASA參加培訓。這次的SpaceX Crew-1成功發(fā)射,也標志著野口聰一成為首位同時乘坐過航天飛機、聯(lián)盟號和龍飛船的非美籍宇航員。
SpaceX載人航天計劃負責人本吉·里德(Benji Reed)表示,公司計劃在未來14個月發(fā)射7艘龍飛船,包括3艘載人飛船和4艘貨運飛船。
“這意味著,太空中隨時都會保留兩艘飛船?!?/p>
參考鏈接:
https://apnews.com/article/coronavirus-pandemic-elon-musk-weather-spacex-michael-pence-2c0fc4d264b46278aab40cff11178959
https://www.theguardian.com/science/2020/nov/14/spacex-delays-crew-dragon-launch-due-to-poor-weather
https://www.nasa.gov/content/commercial-crew-program-the-essentials
https://en.wikipedia.org/wiki/Victor_J._Glover
https://www.nasa.gov/astronauts/biographies/michael-s-hopkins
https://www.nasa.gov/astronauts/biographies/shannon-walker/biography
https://en.wikipedia.org/wiki/Soichi_Noguchi
- 首個GPT-4驅(qū)動的人形機器人!無需編程+零樣本學習,還可根據(jù)口頭反饋調(diào)整行為2023-12-13
- IDC霍錦潔:AI PC將顛覆性變革PC產(chǎn)業(yè)2023-12-08
- AI視覺字謎爆火!夢露轉(zhuǎn)180°秒變愛因斯坦,英偉達高級AI科學家:近期最酷的擴散模型2023-12-03
- 蘋果大模型最大動作:開源M芯專用ML框架,能跑70億大模型2023-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