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汽智己要賣40萬?!幾個激光雷達啊,飄成這樣
上汽逃生船票搞成奢侈品
賈浩楠 發(fā)自 副駕寺
智能車參考 | 公眾號 AI4Auto
上汽飄了?還是時代變了?
旗下全新智能電動品牌智己汽車首秀L7 Pro:
售價40.88萬。
為啥說膨脹?因為上汽自主品牌車型大多售價還沒突破20萬元區(qū)間。
所以價格本身就有無數(shù)話題。
40萬,買的到底是豪華,還是電動,還是智能?
L7的核心競爭力到底是什么、又從何來?
40萬一輛的上汽到底值不值,一文為你解答清楚。
40萬,智己L7何德何能?
賣車這塊,上汽花活不少。
40.88萬售價的是智己L7 Pro。
從配置上看,Pro應該是高配版。
而訂車的用戶,還分為“天使輪”版、“A輪版”。
買車買出了投資人的感覺,但其實這是首批車主的獨享權益。
從這份清單中,能看出上汽力推的“轉型逃生”第一作,最大的賣點都是什么。
除了真皮座椅、剎車卡鉗、按摩、車漆等等這些豪華舒適性配置,智己銷售力推的賣點還包括:
1、智能化
2、個性化
3、數(shù)字貨幣
除了豪華,智己L7最重要的就是IM AD智能輔助駕駛系統(tǒng),官方對它的標定比較保守,L2+級。但是在功能描述上,已經(jīng)能實現(xiàn)“端到端”的智能駕駛。
智己門店的銷售人員,專門會把廣州繞城高速全程無接管的視頻給顧客展示。
智己L7的端到端,指的并不是包含城市復雜道路領航的高階輔助駕駛。
從銷售演示的視頻來看,是在有高精地圖覆蓋的高速路的領航輔助。
不過,高速域和泊車域的輔助駕駛功能已經(jīng)能無縫鏈接。
個性化方面,智己L7最大的賣點,是Carlog:
車頂隆起一塊,擱哪家車企都會是激光雷達。
可上汽偏偏不,在這個部位塞進3顆共1億5000萬像素攝像頭。
干啥用?開車出去玩隨手拍大片,現(xiàn)場剪輯現(xiàn)場上傳,一輛車集合了手機+無人機功能。
個性化方面,還有L7的前后燈組,都能上演燈光秀:
前大燈內(nèi)部有一塊260萬像素DLP顯示屏,ISC尾燈組內(nèi)部共計5000顆LED光源,可以在不同場景下與前后車及行人進行交互,投射各種表情和符號,如“禮讓行人”、“點贊”、“節(jié)日祝?!钡鹊?。
不過如果我是L7車主,我?guī)缀蹩梢钥隙ㄒ谖矡敉渡涫裁醋帧?
權益表中,10000顆水晶是智己L7和其他所有新勢力最大的不同:數(shù)字貨幣。
水晶是智己車主社區(qū)的貨幣,可以拿來換各種服務或商品,這并不稀奇。
不同之處在于,獲得水晶,除了社區(qū)活躍度,更主要的方式是開車。
官方形象地把這個過程稱為“挖礦”,通過駕駛里程積累“原石”數(shù)量,然后兌換水晶。
而原石本身更像比特幣,由智己官方發(fā)行,總數(shù)有限,每一枚都有唯一編號,可以在社區(qū)里自由流通。
而且據(jù)說用戶手中的原石還能兌換智己汽車的股份。
好吧,不會挖礦的車企不是好銀行。
那么,僅僅這些東西就能值40萬嗎?上汽表示,還不夠。
40萬的智己L7,給你的還有百萬豪車的配置,以及像蔚來那樣貼身式保姆服務。
前面說過的真皮座椅,是奔馳S級的同款。另外,智己L7 Pro還有四輪轉向系統(tǒng),轉彎半徑更小,操控更靈活。
而四輪轉向,在百萬級豪車上一般也都是加價選裝,智己L7 Pro40萬就給你,香嗎?
保姆式服務,智己向蔚來看齊。終身質(zhì)保、免費道路救援一應俱全,甚至還有免費的上門服務,無論洗車、保養(yǎng),不用自己動手。
對了,智己L7 Pro還支持11kW無線充電。價格還不知道,不過如果你有自己的固定車位,官方提供免費安裝服務。
總結一下為啥上汽認為智己L7 Pro可以賣40萬:
智能化能力、豪華配置、貼心服務,甚至還有性價比,智己L7 Pro都給你了,沒有多出來的加價選配。
你覺得值嗎?
不過,各項豪華科技配置拉滿,智己L7卻有一項是選裝:
激光雷達。
叫“智”己,到底夠不夠智?
前面說智己L7 Pro拿車頂?shù)臄z像頭「假裝」激光雷達,但人家其實也有激光雷達配置。
量產(chǎn)交付版本的智己L7 Pro,在車頂A柱兩側預留了激光雷達的安裝位置和接口。
有需要的用戶,可以用里程積累的原石水晶來換激光雷達。
天使輪車主,則可以免費加裝。
這種策略在商業(yè)上的考量,我們稍后再說。先看看智己L7上的智能駕駛方案本身。
智己L7智能駕駛方案來自哪里,已經(jīng)不是秘密:Momenta。
這不奇怪。爭分奪秒的智能化電動化轉型,上汽的方式是核心合作+底層自研。通過投資、合資方式快速獲取智能化技能包。
上汽成了Momenta股東,旗下高端車型的智能駕駛、Robotaxi落地都是雙方合作。
智己L7項目上,從預留激光雷達接口上看,Momenta給的智能駕駛方案,一開始就是瞄準高階能力去的。
硬件層面上,全車11個高清攝像頭、5個毫米波雷達、11個超聲波雷達,以及2個定位單元。底層算力毫不吝嗇,上了4個英偉達Orin芯片,算力高達1024T。
配合后期激光雷達,這樣的硬件配置所服務的智能駕駛能力,至少也應該做到“三域融通”,也就是城市道路、高速道路和停車場。
智己品牌發(fā)布時承諾過“端到端”智能駕駛能力,看來不會簡配。
當然,高階智能駕駛能力既有技術上的難度,也有政策上的限制,用戶最先到手的,大概率是高速域和泊車域的功能。
后期選裝激光雷達,而且可以用積分換,表面上看是把選擇權交給用戶:
高階智能駕駛你可以用,用也不花錢。當然不用也行。
但從基本商業(yè)邏輯出發(fā)就能明白,白送激光雷達是不可能的,企業(yè)采購成本早就分攤在了售價中。
所以對于智己L7車主來說,不上激光雷達其實是吃虧,相當于給企業(yè)和其他車主分擔成本。
這其實也是上汽主動引導用戶使用智能駕駛的一個手段。
另一個手段,就是通過里程換積分的方式,激發(fā)大家開啟輔助駕駛的積極性。
為什么要這么做?
很簡單,決勝智能汽車未來的關鍵在自動駕駛,而自動駕駛能力飛躍的關鍵,在數(shù)據(jù)。
這一點,上汽、Momenta與特斯拉或其他任何玩家沒有不同。
只不過上汽的“情商”,顯得高多了。
除了智能駕駛,交互層面智己L7采用前排兩塊大聯(lián)屏,可以分別控制升降。
語音交互能力和車載應用,目前還沒有詳細信息透露。
不過智能座艙的技術方案,來自斑馬智行,這是上汽和阿里合資成立的公司,專攻智能座艙和車載OS。
Momenta、斑馬智行,分別是上汽通過投資、合資方式補齊的智能化能力,而底層架構完全是上汽自己的研究成果了。
零束,前身是上汽的軟件研發(fā)中心,現(xiàn)在獨立為一個子公司,其角色定位上汽自述為“店小二”,研發(fā)軟硬解耦、高度集成,同時保持開放的汽車電子電氣架構。
目標是方便上汽所有合作伙伴、供應商在其上開發(fā)、定義智能汽車。
智己L7,就是這個平臺下的第一個物種。
智己L7,上汽“逃生”的船票
整整一年,上汽給外界留下印象最深的,就是“靈魂說”。
當時上汽董事長陳虹明確表示拒絕華為自動駕駛方案,說怕丟了靈魂。
此話引起軒然大波,還因為上汽當時的處境。
陳虹董事長說這話,是在上汽的股東會。
當時有情緒激動的股東跳上臺質(zhì)問他股價為何如此低迷,新能源轉型為何如此落后。
這是事實。上汽2020年后就從國產(chǎn)車企一哥位置跌落,市值一路下滑,甚至低于集團凈資產(chǎn)…
這背后,是上汽在智能化、新能源轉型的不順利。
最早提出新四化,砸了600億,上海市還大力扶持,結果最后賣得好的只有利潤極低的五菱MiniEv,自主品牌銷量年年下滑,財務報表只能靠上汽大眾和上汽通用支撐。
而比車聯(lián)網(wǎng)更大的浪潮,特斯拉也好、國產(chǎn)造車新勢力也好,都清晰無誤地展現(xiàn)在眼前了。
如果再不能面向智能化轉型,再老牌的車企、再龐大的體量,都會成為車企中的摩托羅拉和諾基亞。
沒人愿意,更別說上汽。
所以智己品牌,對于上汽的意義無比重要。
首款車智己L7,既是上汽如何認識智能化的答卷,也是沖擊高端的敲門磚,還是思想上從國企鐵飯碗向競爭、開放的徹底轉變。
說白了,智己L7就是上汽逃生的船票。
而且這樣的船票,只可能有這一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