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跑4月交付首超蔚小理登頂,背后真相卻有點尷尬
造車新勢力集體不過萬
萬博 發(fā)自 副駕寺
智能車參考 | 公眾號 AI4Auto
造車新勢力,4月份交付成績單既有情理之中,也有出乎意料。
意料之外的是內部格局:
零跑以9087輛的交付掀翻小鵬,首次登頂月度交付之冠。
反觀理想表現(xiàn)卻一言難盡,環(huán)比3月份均下跌超過6成,跌到造車新勢力隊尾。
情理之中的是整體表現(xiàn):
疫情之下國產造車新勢力集體啞火,全部環(huán)比下降,沒有一家車企跨過交付萬輛門檻。
而且跌幅最大的,還是蔚(來)小(鵬)理(想)3家。零跑和哪吒,受到的影響相對不大。
至于背后真相,有點讓人啼笑皆非:
因為零跑和哪吒車型不高端。
零跑4月交付登頂新勢力?
最大的意外來自零跑汽車,在3月份跨過月交付萬輛門檻之后,4月份又達成另一個成就:
月交付排名,首次問鼎造車新勢力之冠。
官方信息顯示,零跑4月份交付9087輛,同比去年同期增長超過200%,環(huán)比3月份減少9.6%。
今年累計交付30666輛,較去年同期增長超過4倍。
不過另一方面,雖然零跑月交付量首次成為國產造車新勢力第一位,但更多的還是數(shù)量上的勝利。
依靠T03這類10萬元以下微型車走量的現(xiàn)狀并未完全改變,溢價能力相比蔚(來)?。i)理(想)的旗下車型,完全不在一個層次。
所以,零跑想要全方位邁進一線造車新勢力,還得在中高端市場上下功夫。
小鵬汽車則以微弱的差距排在造車第2位。
4月份交付量為9002輛,同比去年同期增長75%,相比3月份的15414輛減少41.6%。今年1-4月累計交付43563臺,同比增長136%。
具體到車型上,小鵬P7交付3714輛,較上個月的9183輛減少6成;小鵬P5交付3564輛,小鵬G3交付1724輛。
所以展開來看,小鵬4月份交付量出現(xiàn)超4成的滑坡,最主要的因素,還是主力車型小鵬P7表現(xiàn)不給力。
哪吒汽車的穩(wěn)定還是一以貫之,排在造車新勢力第3位。
4月份交出8813輛的交付成績單,較上年同期增加120%,但環(huán)比3月份也出現(xiàn)下降,降幅為26.72%。
今年1-4月累計交付38965輛,較去年同期增加240%。
具體車型方面,哪吒并未透露,但從在售的車型來看,目前還是以哪吒U和哪吒V兩個系列為主,售價主要分布在10萬元左右。
至于能否在中高端市場取得突破,還得看哪吒S上市之后的市場表現(xiàn)。
排在第4位的是蔚來汽車。
4月份交付新車5074輛,較去年同期減少29%,較今年3月份減少49%,交付幾近腰斬。
1-4月累計交付30842輛,較上年同期的27323輛增加12.9%。
這次蔚來還公布了最近開啟交付的熱門新車ET7累計交付量:
693輛。
另一方面,蔚來還在前不久官宣第20萬輛新車下線,成為國內造車新勢力中第一個達成該目標的玩家。
而蔚來自從開啟交付以來,累計交付也已經達到197912輛,如果不出意外的話,累計交付突破20萬的目標達成,就會出現(xiàn)在蔚來下個月的官宣稿中。
4月份新勢力交付格局變化最大的,是理想汽車一路滑坡到隊伍最末。
數(shù)據(jù)顯示,4月份理想唯一一款在售車型理想ONE,交付量為4167輛,同比去年同期減少15%,環(huán)比3月份減少62%。
今年1-4月,理想累計交付35883輛,較上年同期增長98%。
除此之外,在頭部造車新勢力集體下跌的時候,吉利旗下極氪也發(fā)布交付成績單:
交付2137輛,體量不大,但卻意外的環(huán)比增長19%,在一眾環(huán)比下跌的一線新勢力相比,也算是難得。
以上,就是國內造車新勢力4月份交付的整體表現(xiàn),以及格局變化。
除了排名有變,從整體來看,最大的2個變化,相信大家也都看出來了:
交付均不過萬,排在第一位的零跑,交付也只有9087輛。
5大新勢力玩家,4月交付均環(huán)比下降。
4月份,本該是經過2月寒冬,3月爬升,汽車市場回暖的時間段,而造車新勢力卻在這個時候集體潰敗,為什么?
答案已經在各大車圈大佬的微博朋友圈里了:
上海疫情停工,供應鏈不穩(wěn)。
都是疫情惹得禍?
早在4月9日,李斌就在官方平臺發(fā)文宣布,上海、江蘇、吉林等地因疫情影響,供應鏈伙伴停工停產,蔚來不得不停產應對。
除此之外,長城官方也宣布,網(wǎng)紅越野車坦克300,也因為疫情影響,不得已只能停工。
之后,何小鵬、余承東等車圈關鍵人物,也都紛紛發(fā)文預警。
上海疫情對汽車產業(yè)的負面影響,已經到了從上游供應鏈,到下游的主機廠都接近停擺的邊緣。
而在整個行業(yè)都在疫情中進入寒冬的大趨勢下,造車新勢力的交付表現(xiàn),還顯示出另一層真相:
疫情停產停工,中高端車型最受傷。
從數(shù)據(jù)來看,5大造車新勢力玩家,交付量雖然都在4月份出現(xiàn)不同程度的下跌,但下跌最多的,還是蔚(來)?。i)理(想)這3家主打中高端市場的車企,普遍跌幅都在4成以上。
最慘的理想汽車,跌幅甚至突破6成,而小鵬最高端的車型小鵬P7,同樣是減少6成。
而以10萬元左右的中低端車型立身的零跑和哪吒,則在這場疫情寒冬中或逆勢奪冠,或穩(wěn)定發(fā)揮,雖然交付都出現(xiàn)下降趨勢,但相對來說并沒有那么嚴重。
現(xiàn)在問題來了,供應鏈不穩(wěn),為啥最受傷的是中高端車型?
一個最簡單的比較得出答案:
以哪吒U Pro和小鵬P7為例,僅僅是在傳感器數(shù)量方面,哪吒U Pro搭載1個毫米波雷達、12個超聲波雷達、5個攝像頭,全車18個傳感器。
而小鵬P7,則搭載包括5個高精毫米波雷達、12個超聲波傳感器、4個自動駕駛環(huán)視攝像頭、10個自動駕駛高感知攝像頭在內的31個傳感器。
一個傳感器后面,還有著數(shù)量眾多的元件,比如芯片,比如光學元件。
以小窺大,更高端的車型往往追求更多的功能,比如智能駕駛,比如智能座艙。也因此,中高端車型背后的供應鏈,也更加復雜更加多元。
但汽車產業(yè)面臨的現(xiàn)實,按照李斌的原話就是:
一輛車差一個零件都無法生產。
而此次因疫情而導致停工停產的上海、吉林、江蘇地區(qū),又都是汽車產業(yè)以及上游供應鏈最密集的區(qū)域。
就拿蔚來來說,不僅是全球總部在上海,據(jù)不完全統(tǒng)計,蔚來的上游供應商,包括寧德時代這樣的電池供應商,有25家都位于上海,涉及整車三電、智能駕駛、車身等多個系統(tǒng)。
所以到最后,剩下的一個問題是,5月,汽車產業(yè)會好嗎?
還不知道,但已經有了苗頭。
根據(jù)上海最新的官方消息,在首批666家重點企業(yè)“白名單”發(fā)布后,目前已經有70%的企業(yè)逐步恢復生產,主機廠、半導體等汽車產業(yè)相關企業(yè),是復工重點。
但復工只是一個開始,疫情之下,交通、物流等領域的封閉掣肘,汽車產業(yè)供應鏈能否完全滿足生產,仍然是一個未知數(shù)。
不過也不是沒有應對的辦法,比如像小鵬,先賣車再后補激光雷達,或是像保時捷那樣的“減配流派”,說不定也會成為潮流?
你覺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