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殺瘋了,40萬L8讓50萬L9瞬間不香,5座版L7搶的就是小鵬G9訂單
李想套娃,大眾看了都服
賈浩楠 發(fā)自 副駕寺
智能車參考 | 公眾號 AI4Auto
“套娃”叫理想給玩明白了。
剛剛發(fā)布兩款新車L8和L7。
這不就是L9 “mini”嗎?!
同樣的設計、同樣的車型、同樣的內(nèi)飾,同樣的底盤動力,同樣的傳感器布局方案。
不同的是尺寸,和座椅布局。
當然,L8、L7價格更低,都沒超過40萬。
直接有L9車主說,早知道有L8,何必花更多錢買L9?
李想則用買房比喻理想新的產(chǎn)品線:
廢話少說,哪些相同哪些不同,怎么選,咱們迅速一文看盡。
7、8、9哪些相同?
設計風格完全相同。只看圖片沒有尺寸對照,分辨不出來。
理想L8:
理想L7:
他們的大哥理想L9:
內(nèi)飾設計,風格完全一致:
當然,內(nèi)飾的5屏交互座艙、軟性包覆材料、飾板用料、座椅皮質(zhì)等等,三款車也都有。
甚至內(nèi)飾能選的顏色,也都是黑、棕、白三種。
其實可以說,理想把內(nèi)飾外觀各種部件設計了1種方案,開了1套模,至少整出3款車。
節(jié)約成本玩套娃,大眾見了李廠長都要自愧不如。供應鏈老板都能樂開了花。
相同的不止外觀內(nèi)飾,還有車輛底層軟硬件。
7、8、9底盤方案完全相同。懸掛形式上前雙叉臂后五連桿,豪華SUV主流選擇。
都標配理想自行研發(fā)的空氣魔毯懸掛,也就是空腔避震的硬件,配上自適應懸掛調(diào)節(jié)算法。
動力總成完全相同。都是理想最新的1.5T四缸增程器配41.5度電池,滿油滿電情況下綜合續(xù)航1315km,零百加速5.5秒。
其他方面,都標配理想自研智能駕駛系統(tǒng),不過分成中杯大杯。
剩下的100項左右車內(nèi)各種配置,無論是豪華的、舒適的、實用的還是科技的,7、8、9都基本一致:
這其中,就有全車雙層夾膠玻璃、全車電吸門等等。
一樣的東西太多,好像一輛車上也沒剩下啥?
7、8、9到底有啥不同,最多近10萬的差價,怎么來的?
7、8、9哪些不同?
怎么選,看的就是不同之處了。
首先尺寸不同。
L8軸距比L9短10cm,3005mm,屬于大型SUV定位,座椅同樣是2+2+2的六座布局。
L8就相當于一個短軸版L9,配置相同,價格更低,操控更靈活。
L7則和L8軸距完全一樣,也是3005mm,大型SUV定位。
不同之處在于L7是大5座布局:
不知你發(fā)現(xiàn)沒有,L7除了座椅布局,幾乎和L8一模一樣(細看車身尺寸相差2-3公分,車門鈑金有所不同)。
那么,李廠長為什么不做成同一款車的兩個配置,而一定要搞出兩款車呢?費時費力,還要上兩次公告…
好問題。下次見李想,我們一定幫你問問清楚。
總結一下:
想要5座L7,6座就上L8,啥都想要不差錢,就選L9。
兩款新車還能讓你抉擇權衡一下的,就剩下智能化配置了。
L7、L8智能化的中杯大杯,分別叫Pro和Max。
Pro提供的功能只覆蓋基礎,智能駕駛上最高只到高速NOA,智能座艙則只有4個交互屏,不帶后排大娛樂中控屏:
△ L8智能化方案也完全相同
MAX把智能化頂格,今后可以OTA城市領航輔助功能,而且是5屏交互的座艙。
對應的,硬件支持上也不相同。
MAX版拉滿,兩顆英偉達Orin芯片(512TOPS),128線激光雷達,2顆高通8155座艙芯片,以及更多的800萬像素攝像頭。
Pro版,1顆地平線J5(128TOPS),1顆8155,傳感器布置也是業(yè)內(nèi)常見的方案。
智能化重度用戶選MAX,沒那么看重的,Pro也能帶給你超過行業(yè)平均水平的智能化體驗。
而且智能化方案標配,全部包含在車價中,不需要另外加價選配。
所以,數(shù)萬的差價,就差在了車型尺寸、座椅布局,以及智能化中大杯上。
L8兩個版本:
L7整體比L8便宜2萬:
怎么選,你心里應該有數(shù)了。
不過要等一等也可以,畢竟30萬以下的L6還未公布,誰知道會不會又是一個“套娃”,背刺7、8車主呢。
李想透露純電車型
李想解釋了為何理想ONE的換代名字變成L8,這是因為今后所有理想增程式車型,都以L開頭。
算是重新規(guī)劃了產(chǎn)品線。
這里也能看出一個規(guī)律:
8是9的短軸版,7是8的五座版。
其實可以大膽推測,L6各方面配置應該和L7大差不差,軸距更短,可能是2900mm左右。
還是忍不住說一句:
大眾的套娃車型,見到理想都要直呼專業(yè)。
不過,李想還透露了一些新的純電車型信息。
理想第一款純電車型,很可能2024年量產(chǎn)交付。
李想沒直說,但給出了明確的推斷證據(jù)。
首先是李想確定未來所有純電車型都會采用800V高壓快充平臺。
理想的800V高壓,采用SiC(碳化硅)功率半導體技術,理想全部自研自造。
也就是說,之前盛傳理想自研芯片,現(xiàn)在來看,自研的是功率半導體,和比亞迪一樣:
蘇州已經(jīng)建廠,李想給出的大規(guī)模量產(chǎn)時間點是2024年。
所以,理想純電,很可能不是之前說的2023年,而是2024年面世。
以上,就是今天理想新車的全部內(nèi)容。
以及理想還披露了已經(jīng)發(fā)布的L9的新進展:9月交付正式過萬。
嗯,可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