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汽埃安公告回應“車圈恒大”:員工股權激勵正常推進中
794名車企員工被“套牢”的真相
杰西卡 發(fā)自 副駕寺
智能車參考 | 公眾號 AI4Auto
萬萬沒想到,“車圈恒大”會跟曾經(jīng)的新勢力“一哥”埃安關聯(lián)上。
“IPO疑似告吹”、“估值打折”、“車圈恒大”……諸如此類的說法甚囂塵上。
隨著外界輿論越來越兇,埃安也回應了。
不過這件事下隱藏的爭論,看起來不止這么多。
埃安回應“車圈恒大”論
導火索起源于6月14日(上周六),網(wǎng)上出現(xiàn)了多篇未署名的貼文,矛頭直指廣汽埃安。
這些文章稱,埃安2022年開始實施混改,并推出了股權激勵計劃,實施全員持股。
當時埃安的679名員工,以及廣汽研究院的115名科技人員,合力出資17.82億元,約定鎖定期為五年,平均下來人均出資超過200萬元。
消息稱,員工普遍通過貸款或質(zhì)押參與認購,今年5月前員工僅需付息,但6月底需要開始償還本金。

△部分網(wǎng)傳言論截圖
并且由于疊加行業(yè)估值回調(diào)、廣汽自身戰(zhàn)略調(diào)整等因素,埃安的估值,從A輪巔峰的1032億回落到不足一半,導致員工內(nèi)購的股票貶值58%。
然而,還有文章表示,埃安的上市目標屢次推遲,目前的IPO計劃“疑似告吹”,這就意味著之前承諾員工的股票紅利失效,但員工仍面臨償還高額利息。
如果員工強制清退認購資金,那么只能收回約本金的42%。
這一系列的描述,和恒大當初崩盤的路線有點相似,因此“車圈恒大”的帽子,就這樣落到了廣汽埃安的頭上。
在此之前,這頂帽子和埃安,估計誰也想不到能產(chǎn)生關聯(lián),即便大家都是廣州的企業(yè)。
當然,埃安也很快給出了回應。
6月16日晚,廣汽官方發(fā)布一則名為《關于近日網(wǎng)絡惡意謠言的聲明》的聲明,明確表示:
埃安監(jiān)測到網(wǎng)絡上,有部分自媒體發(fā)布關于廣汽埃安員工持股相關的不實信息,……此類言論毫無事實依據(jù),純屬惡意謠言。
聲明還強調(diào),埃安的發(fā)展有廣汽全力支持,目前公司經(jīng)營一切正常,股權激勵計劃也在“依法依規(guī)正常推進中”。

并且,埃安的IPO計劃,目前也并沒有明確的被拒或是放棄消息。
去年埃安總經(jīng)理古惠南曾表示,當下不是IPO的好時機,整個資本市場都不太好,埃安的IPO進程,主要取決于市場能否回暖。
在澄清周末的輿論之后,廣汽股價應聲上漲0.7%。

不過對于埃安,這個曾經(jīng)的新勢力銷冠,現(xiàn)在的業(yè)績狀況,確實也算不上順心如意。
廣汽&埃安現(xiàn)狀究竟如何?
埃安也好,其背后的廣汽也好,如今都在新能源的巨浪下承壓前進。
今年上半年,和新勢力整體同比增長的趨勢不同,據(jù)廣汽的產(chǎn)銷快報統(tǒng)計,埃安前5個月累計交付88791臺車,相比去年的100637臺下降了11.77%。
特別是5月,埃安交付18280輛車,同比明顯下降了39.91%。

不光是埃安,廣汽也在新能源巨浪之下“大象轉身”。并且從今年一季度的財報來看,廣汽的形勢更顯緊迫。
首先是營收,從去年同期的213.46億,下降7.95%到196.5億元。

利潤層面,廣汽一季度毛利為2.71億,毛利率只有1.4%,同比下滑了6個百分點。
相比其他老牌車企的同期毛利率,例如上汽的10%,長安的13.9%,廣汽目前的毛利率水平顯得有些不足。

更關鍵的是,廣汽Q1的歸母凈利潤,延續(xù)了2024年年報的虧損走勢,從去年Q1的12.2億元凈利,直接轉虧為今年的7.32億元凈虧,同比大跌160%。

利潤出現(xiàn)滑坡,和廣汽營收下降,同時提高支出有關。
為了應對市場競爭帶來的壓力,廣汽在一季度明顯增加了對銷售的投入。
Q1銷售費用為12.54億元,同比增長了10.62%。而研發(fā)費用為3.77億,則與去年基本持平。

再看現(xiàn)金層面,廣汽Q1經(jīng)營活動產(chǎn)生的現(xiàn)金流量凈額為-112.1億元,同比下降82.59%。
不過,截至一季度末,其現(xiàn)金及等價物仍有383.56億元,同比下滑2.92%。
需要注意的是,不久前,多家車企響應號召,承諾供應商賬期不超過60天,廣汽是第一個站出來發(fā)文表態(tài)的。
并且廣汽之后又率先發(fā)布了新公告,宣布會在兩個月內(nèi),完成經(jīng)銷商返利兌現(xiàn)。
對供應商而言,這無疑是起帶頭作用的重大利好。但對廣汽而言,也意味著需要承擔起相對更多的現(xiàn)金壓力,以及需要更堅實的現(xiàn)金儲備。

目前來看,廣汽的財務狀況短期內(nèi)確實承壓,最核心的一個因素就是銷量,其合資板塊和自主品牌的交付都有不同程度的下滑。
以產(chǎn)銷快報數(shù)據(jù)為準,廣汽一季度總銷量為371087輛,同比下滑9.42%。
其中,新能源汽車銷量為62442輛,同比下滑6.46%,滲透率為16.8%,比去年同期提升0.5個百分點。
分品牌來看,合資品牌這邊,廣汽本田一季度的銷量為92729輛,同比大降20.73%。
廣汽豐田則銷售161600輛,同比增長了3.55%,是廣汽Q1唯一增長的核心子品牌,也是廣汽的銷量主力,銷量占比為43.5%。
而自主品牌這邊,傳祺一季度交付69241輛,同比下滑19%。
廣汽新能源核心押注的品牌埃安,同期交付47103輛,則同比下滑3.61%,占總銷量的12.7%,同比提升0.8個百分點。

今年的時間進度條近半,對于全年230萬輛的交付目標,廣汽5個月剛完成了16.09%。如果要完成全年目標,接下來每個月至少要交付27.5萬輛。
什么概念呢?僅次于比亞迪和上汽的水平。
不過廣汽并非空口白牙,因為今年最大的押注——和華為的合作,現(xiàn)在還沒有爆發(fā),但似乎已快要浮出水面了。
近期有媒體稱,廣汽和華為合作打造的華望汽車,目前正在廣州南沙大規(guī)模招聘,覆蓋研發(fā)、技術、產(chǎn)品、銷售等等方向,招聘崗位數(shù)超過100個。
并且消息人士表示,廣汽與華為的合作,不會是“HI模式”,也不是“智選車模式”,將和華為現(xiàn)有合作模式都不同。
新模式的合作力度,將“比阿維塔深一點,比問界淺一點”,并且在埃安產(chǎn)線生產(chǎn)。
根據(jù)廣汽之前透露的信息,華望的首款車定位30萬級,產(chǎn)品的定義與定位,都將由華為主導。
現(xiàn)在新的問題來了,問界式的成功,會在新模式的華望身上爆發(fā)嗎?
- 小米造車毛利率已超特斯拉!單車均價比肩BBA,盈利在望但“不著急”2025-08-20
- 零跑最強半年報:Q2盈利1.63億,月均銷量沖刺7.6萬臺,年底上線城市NOA2025-08-19
- 31.99萬起!全棧華為滿配上車猛士,1300km綜合續(xù)航,首搭ADS4上市即交付2025-08-18
- 吉利半年報喜人,但熱搜是高管為“背刺車主”道歉2025-08-15